學年期:
113-2
活動開始:
2025-04-16 00:00
活動結束:
2025-04-23 00:00
活動地點:
全球交誼廳
主辦單位:
國際暨兩岸教育處
活動成效
國際暨兩岸教育處於4月16日及4月23日舉辦「異國文化交換工作坊」,邀請來自馬來西亞與拉脫維亞的國際學生進行文化分享,讓本地學生透過互動與交流,認識不同國家的歷史背景、生活風俗與文化特色,促進跨文化理解與尊重。

來自馬來西亞的賴薇同學首先進行分享,從飲食文化切入,介紹肉骨茶、沙嗲、椰漿飯等馬來西亞經典美食,並說明當地用餐時間與飲食禁忌等飲食習慣。她也介紹傳統服飾如峇迪與馬來服,說明正式場合與日常穿著的差異;居住文化方面,則涵蓋傳統高腳屋至現代住宅的演變,並分享家庭結構與居住安排的特色。此外,她也簡要介紹馬來西亞的地理環境、語言多樣性及歷史背景,幫助同學全方位認識其文化脈絡。現場亦設有問答互動,氣氛熱烈,讓參與者印象深刻。

接續由Kristine、Linda與Darj等3位同學共同介紹拉脫維亞(Republic of Latvia),從地理與歷史背景談起,指出拉脫維亞分為5個主要文化區域:庫爾蘭、瑟米加利亞、維澤梅、塞羅尼亞與拉特加爾,各具方言與風俗特色。她們也特別介紹自由紀念碑上「三星」的象徵意涵與5年舉辦一次的「拉脫維亞歌舞節」。拉脫維亞的飲食文化融合了多種地理和歷史因素,形成了獨特的飲食風格。如: 黑麥麵包、灰豌豆和火腿、酸模湯。透過問答活動與現場同學進行互動,讓同學更加瞭解拉脫維亞。

藉由文化工作坊的精彩分享,參與同學對馬來西亞與拉脫維亞的文化背景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活動全程以英語進行,不僅提升學生的語言實用能力,也促進跨文化理解,讓學生學習如何在多元背景中有效溝通與表達。未來國際處將持續推動更多跨文化交流活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全球公民意識,營造多元共融的校園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