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成效
通識教育中心於5月14日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以「AI時代下的跨領域學習」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帶領師生一同思考在人工智慧迅速發展的浪潮下,高等教育與個人學習應如何轉型與應對。李校長指出,AI技術正在重塑社會的運作方式,科技不僅取代勞力,更在提升產品與服務價值上扮演關鍵角色。面對這樣的時代轉變,他強調未來社會需要的是具備深度專業能力與跨域整合力的「π型人才」,才能在知識邊界日益模糊的環境中,有效解決複雜問題。
李校長進一步介紹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基本概念與應用,從AlphaGo談到ChatGPT,介紹生成式AI透過深度學習大量資料進行文字、影像與音樂等創作的原理與應用。他提醒學生,應理解AI的運作邏輯,並培養批判性思維,避免成為科技的被動使用者。他引用「坎寧安定律」,指出在網路世代中,學習與提問的方式亦應隨之改變,唯有善用科技才能創造真正的價值。
在教育轉型方面,李校長分享政治大學推動AI素養普及的課程架構,包括提供基礎資訊素養的「資訊通識課程」、培養邏輯與數理能力的STEM課程、深入AI方法與工具的「AI Core」,以及強調跨領域實作與應用的「AI with X」與「AI in X」。這些課程主要在協助學生建立AI思維與人文視角並重的現代素養,培養具備應變力與創造力的未來人才。
李校長亦強調,人文價值在AI時代不會被取代,反而更顯重要。同理心、設計思維與倫理判斷等能力,將與AI技術相輔相成,共同形塑未來社會。他以CT(Computational Thinking)、DT(Design Thinking)、SE(Software Engineering)與X(Cross and Unknown)為例,鼓勵學生拓展視野、融合科技與人文、勇於探索未知,成為能夠回應時代需求的人才。
整場講座內容前瞻且實用,不僅幫助同學理解AI時代的挑戰與機會,也提供了具體的學習方向與跨域實踐建議,為未來學習與職涯發展開啟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