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成效
本校參加2022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其中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規劃之發明競賽,為亞洲代表性發明獎項,10月15日辦理頒獎典禮,技術作品涵蓋半導體、光電液晶、資通訊、生技醫藥、機械、生活用品等多種領域,經書面及現場審查兩階段評選,總計520件創新作品共同角逐創新技術獎項。在激烈的競爭中,中原大學獲得2面銀牌及2面銅牌榮耀,表現深獲評審肯定。
生物科技學系 許毅芝教授以「微脂體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LIPOSOM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技術(專利證書號:11034714 )榮獲銀牌,本發明專利優勢在於利用突破性微脂體包覆技術,將小分子高效性卻高毒性的順鉑克服難溶於水與油雙向問題,包覆成奈米微粒關鍵技術。此項創新特殊設計微脂體較不易被人體網狀內皮系統吸收,一方面延長藥物在體內腫瘤存留時間,進而延長藥效,另一方面又減少藥物對正常器官組織分布而減低副作用,可以大幅提升療效並降低肝腎毒性。本團隊已在人類肺癌、頭頸癌(口腔癌)、胰臟癌等的移轉型或非移轉型動物模型進行療效研究,發現此技術在各種癌症模型中均表現出優異的抗癌療效,所有主要器官(包含肝臟、脾臟、腎臟)皆未發現統計上的器官毒性與副作用,最重要的是能夠維持動物於化療期間正常水準的體重,不會因體重降低過多而有生命危險,接受化療後,仍能夠維持生活品質,深具市場的獨特性及前瞻性!
機械工程學系 丁鏞教授以「智慧型獵能裝置、電壓訊號應用系統及其能源管理模組 (INTELLIGENT HUNTING DEVICE, VOLTAGE SIGNAL APPLICATION SYSTEM AND ENERGY MANAGEMENT MODULE THEREOF)」技術(專利證書號:I709032)榮獲銀牌,本發明是一種具有保護结構的輕型化設計之壓電式獵能裝置及其感測電壓訊號應用系统。此元件具高柔軟度、質輕、易於產生結構形變、且靈敏度與功率密度(powerdensity以及機電轉換效率高,經實驗測試非常適用於各種觸發式感測以及獵能應用。本技術之優點包括低價格、小空間內產出足夠的電能、以及提供多項數據測量和遠端數據傳输功能。整體模組化設計已具有相當之可行性與新穎性,並已準備完善供日常生活所需。
同時,劉偉仁教授亦以「塗料結構以及基材結構/COATING STRUCTURE AND SUBSTRATE STRUCTURE」技術及「鋰電池及其製造方法/LITHIUM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專利證書號:111120645及111113813)兩項技術,皆榮獲銅牌。
塗料結構以及基材結構發明專利透過低溫破碎法製備石墨烯,並添加在富鋅環氧樹脂中,利用石墨烯的添加不僅可大幅降低鋅的使用量,同時由於石墨烯高的視徑比可有效地制氧氣擴散至基材表面,進而提升基材防腐蝕的性能,塗上最佳配方的石墨烯/環氧樹脂的塗層後,其腐蝕電流與腐蝕電位大幅提升到 -444 mV和 0.12 μA/cm2,而塗層的表面水接觸角也由69o增加到90o,結果充分顯示此石墨烯塗層不僅可讓基材變得更疏水,更可以降低試片的腐蝕電流與提高腐蝕電位,此塗料未來可應用在船艦、建材、風力發電機組、大型儲存桶槽等。
鋰電池及其製造方法(專利證書號 : 111113813)同為劉偉仁教授榮獲銅牌之技術;本發明專利是將鋰電池LiNi0.8Co0.1Mn0.1O2正極材料的極片透過電漿輔助沉積技術在表面長一層TiN的薄膜作為鈍化保護層,經實驗結果證實經TiN改質後的正極材料相較於未改質材料來說,不僅電池的高溫循環穩定性大幅提升、電池阻抗也變小,將充飽的電池以掃描熱卡計分析也證實電極材料的熱穩定性以及電池安全性大幅提升;除此之外,因為TiN的半導體特性使正極材料的導電性提升,倍率性能也有增加,諸多的特性讓這個改質技術可以應用在電動車用鋰電池材料,讓電動車可以更高安全、快速充放、高溫循環壽命提升。
2022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今年以實體及線上併行辦理,實體展自10月13日至15日於台北市世貿一館展出,創博會以3館1區的方式展現「未來科技」、「永續發展」、「創新領航」及「發明競賽」的展覽主題,聚焦於產學研發技術能量,促進產業升級及轉型,鏈接國際技術交流。
中原大學以理工起家,累積研究能量豐沛,其專利技術具有產業應用性,而本校產學平台暨專利技轉中心負責校內教師技術推廣與產學合作,積極媒合學界能量,以解決產業需求。藉由客製化產學合作,攜手國內廠商推動產業升級轉型。